我叫成龙,2016年毕业于上海市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毕业后保研至本院计算机视觉与大数据挖掘实验室(iLab.tongji.edu.cn)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实验室主要专注于医学图像学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我现处于研二阶段,参与过实验室大气污染个体暴露追踪项目的iOS开发和医学图像辅助诊断研究中的图像分割部分。
出生于1994年1月,来自湖南省株洲市,在上海已求学6年,现居住于上海市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在技术方面,有着扎实的软件开发基础,本科阶段认真学习并且掌握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在内的所有软件工程基础,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和主流的设计模式,熟知软件开发流程和软件测试相关技术,并且一直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热情。自本科学习开始,主要从事后端开发的相关项目,同时也学习机器学习,iOS开发等,掌握并且能熟练使用Java、objective-C等主流开发语言,在美团点评的实习过程中详细学习了Java后端研发中的JVM、SpringMVC、Pigeon等框架。
软技能方面,英语通过了CET-6,英语的阅读与口语能力足以胜任全英语环境;人际关系优秀,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强;保持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精神,综合素质优秀;自学能力强,主动积极,有优秀的适应能力。
日常生活中爱看电影,爱听歌,爱游泳,爱跑步,爱爬山。参加过数次马拉松比赛(半程),假期徒步国内各大名山,热爱生活和户外运动。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应该广泛的了解多种多样的技术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一到两项的技术,保持对最前沿技术的不断跟进甚至是推动。
个人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大四阶段加入了QAD(企安达管理系统软件有限公司)公司实习了六个月,在这期间,将很多学习到的后端应用到公司实际项目中,同时积累公司项目开发及管理的实战经验,提升了多方面技能。2016年6月本科毕业后保研了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加入了iLab实验室,参与了实验室医学图像分割的研究工作与多个工程应用类项目的开发工作。研二阶段在美团点评实习,工作内容为后台开发,熟练使用Spring MVC框架,iBatis,Redis,Tiger分布式调度框架,以及自研的Pigeon RPC框架,Lion配置中心等,开发各类迭代功能和日常活动的后端开发
在充分完成了研究生课业和自己的研究内容的情况下,我研二后半段时间选择了在美团点评实习,实习岗位为后台开发。
所属部门为新到店事业群,亲子技术组,主要参与亲子组的B端开发,熟练使用Spring MVC框架,iBatis持久层框架,Redis缓存,Tiger分布式调度框架,以及自研的Pigeon RPC框架,Lion配置中心等技术,参与开发商户端后台点评管家的各类迭代功能开发,以及亲子模块日常营销活动的后端开发。
研究生选择了保研继续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学习,加入了我院的计算机视觉实验室(iLab),在这段时间里,我主要负责实验室内的偏工程类的项目开发工作。
重点参与过的项目有我国科技部的重大课题“大气污染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的大气专项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我负责的主要是iOS版本APP的开发工作,这个APP的技术量基本覆盖了所有的iOS开发的各模块知识,让我加强了objective-c的熟练程度;另外做的工作主要是视觉类的研究,主要从事医学图像分割相关内容,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医学图像的真实数据进行分割处理,这也作为了研究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同时对机器学习的相关算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科的毕业设计也是视觉相关: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双目视觉图像深度估计。
研究生阶段完成了很多优秀的课程,模式识别、分布式系统、高级数字图像处理等等,强化了很多软件开发知识,这些在培养计划内课程我都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修完的。
除此之外,平时热衷于后端技术的学习,同时学习了Java的各类特性,自习阅读了几本Java的经典书籍,研究JVM等相关优化内容,平时也参与实验室部分Java开发任务,未来对从事后端相关工作有很大兴趣。
本科大四时,我有幸加入了企安达上海,这是一家老牌的做ERP的公司,我的职位是开发实习生,主要负责一些系统部分的功能开发和部分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编写任务,实习期只有短短的六个月,这期间,自己技术水平上说不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熟悉职场的这个过程却使我有很多收获。我们使用的是scrum的软件开发过程,每天都会有stand meeting,每完成一个功能都有code review,整个系统的开发很讲究版本控制和迭代,任何一个可能会拖慢整体进度的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软件来做处理,重视代码质量和软件测试。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公司的开发和学校中的开发的区别,了解了职场中的软件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同时因为这也是一家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我们的各式职场培训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
本科阶段,我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就读,这一阶段我在自己的技术水平上有很大的提升,学习了很多计算机方向的基础课程:算法,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等等,这些课程我都是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有了夯实的基础后,我通过自学学习了iOS开发和Android开发相关组件和技术,同时也领导了一次和微软之间的校企合作的创业项目中。
下面包括了自己从进入大学以来参与的、平时自学的、实习完成的项目。
主要使用Java及Java相关的web框架开发,熟练使用Spring MVC框架,iBatis持久层框架,Redis缓存,Tiger分布式调度框架,以及自研的Pigeon RPC框架,Lion配置中心等技术,参与商户后台的日常更新修改,包括各类目商户的功能添加与改进,同时参与大众点评亲子奇妙日活动中的视频集赞活动的后台开发。这段实习经历让我的Java开发水品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这个iOS APP的开发工作主要是根据使用者位置,结合用户携带手机时的运动状态和个人体重等要素,分析出用户个人的一天的PM2.5的吸入量水平,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各类柱状图和曲线图,相当于是个体的大气污染暴露量的跟踪记录并且会有一定的预警的APP。集合了定位、http请求、healthkit功能、图像绘制等功能,使用上了iOS开发中的各种view,总的来说这个APP已经算是相当的全面,覆盖了绝大多数的iOS技术。
整合多种光、温湿度、空气质量传感器,基于SLAM算法自主导航,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移动避障,具有日常语音交互,主要参与负责基于Flask框架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完成人脸识别部分等。
使用多种滤波、去噪、增强等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预处理,基于CNN及其扩展模型,如U-Net等深度学习网络实现高精度的自动化病理与病灶分割,目前主要研究人体乳腺和肺部MRI、CT图像的分割技术
个人本科毕业设计完成的是一个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双目视觉的图像深度估计,使用两个摄像头,完成对图像的视差的计算,从而获得图像的深度信息,结合了贝叶斯方法的先验概率,加速了计算过程。也可以说是将传统的计算方法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做的了简化,在加速了计算速度的情况下也保持了深度信息的质量。
研究生阶段因为加入了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很多的算法都是机器学习相关的,因此自己学习了很多的机器学习的方法,自己动手手动实现了SVM、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等等,这对于个人以后的研究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